记科技社

应老师要求写一写高中科技活动的经历,不知道是不是要张贴。结果太久没正常写文章,最后写出了这篇奇奇怪怪的东西。


每次回忆高中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的记忆出现了什么问题。大概是高三时神奇的学习方式给记忆造成了什么不可逆的损伤,总之高中的记忆都十分模糊。

科技社吗……

是哦。虽然看动漫时总是觉得里面描写的校园生活丰富得不现实,但说起来我其实也是有加入过社团的。可是不管怎么回想,我都不太能记起当时每个周日下午我们在活动室做了些什么,反而是一起出去买木板给活动室做柜子之类的事印象比较深刻。大概日常就是容易被人遗忘吧。

不过再怎么说,曾经参加的几个比赛还是记得一些的。比赛这种东西总是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做起来会发现并非如此,想来大概是我的能力不足以参加更高层次的项目。譬如航模比赛中的水火箭打靶,老师让我们记录发射的各项参数时,大家脑补出了对一组组数据做回归分析建出模型然后就可以套用了之类的事情。但做起来之后会发现器材的精度跟玩具真的没有区别,同一个人在同一套器材上用同一组参数的发射结果可以相差几米。这样的项目真的可以算作省级科技比赛的高中项目吗,我猜这种疑问当时大家都曾有过。不过最终通过trial and error姑且记录了几个不容易失误太多的组合,成绩居然也不算太差。

啊……还有机器人。倒是技术性稍微高一点,不过能力风暴套件的可视化流程图编程大概也只能算作少儿编程的级别,连我都能站上讲台给学弟学妹们讲了一讲。去参加比赛,partner大致设想了一个书房机器人,我们就试着看能拓展多少;结果最后因为能力问题不断阉割,核心动作只剩下了一个。但至少让我觉得还算巧妙的是自动翻书的机制,在有限的零件里四处扒拉找到一个橡皮轮,然后发现电机推动橡皮轮搓书页又快又准,还挺舒爽的。最后关头勉强加上了循线和声控,在设定上从固定式升级到了移动跟随式。一本正经地把满是黑线的图解释成公寓,演示说机器人可以响应主人呼唤跑到不同房间,这种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过家家道具。没记错的话就在presen前一两个小时我们俩还在场地上现场搞程序。在比赛场地四处转悠时,看到别组的诸如可以自动演示定量化学实验的实验室bot之类的作品,不禁觉得大家真是厉害啊。

虽然从器材到技术再到做的东西看起来都并不很厉害,我们这次参赛姑且也算标志着科技社机器人组的建立,我居然也为了小组创立者之一。现在想想这些事情在各种意义上都还算是有那么一点影响的,比如大学里工程设计课上成为唯一一个给小车加上第三个机械臂把杯子摞在一起的组,比如选专业时对没什么人去的MAE也认真犹豫了一阵子,比如B通又选了机器人课。现在活动中心有了一堆乐高套件,据说有好多小朋友去上课。从这个年龄开始接触的话,到时候肯定能做出比我们厉害得多的作品了吧。是不是可以厚着脸皮说我们当初的那些极为初等幼稚的努力,也算铺了一点点地基呢。

更多的一时就不太能想起来了。记忆大概都被大脑收拾了一番压在某个角落了。不过在仅存不多的高中回忆里,这样的比例也不低了。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朋友,度过了一些虽然不太记得但应该挺开心的周日下午,参加了一些不那么厉害但也算有趣的比赛。加在一起,我也算拥有一段有社团生活的高中时光了。

就,也还算挺快乐的。